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炎黄点评:推理算力需求的爆发与国际制裁升级为中国算力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豆包等大模型驱动算力需求创新高,而英伟达被调查及美国出口限制进一步凸显国产替代的紧迫性。中国头部企业如寒武纪、中科曙光等迎来突破契机,但核心技术与生态体系仍需强化。政策支持在研发资金、产业链协同与技术标准建设方面至关重要。未来,中国需在技术创新、政策协同与生态完善中发力,实现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2024年,推理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叠加国际制裁升级,正重新定义全球计算机产业格局。从豆包等大模型应用到国产算力替代,这场以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为核心的算力变革,不仅对中国计算机行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也为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推理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数据显示,豆包APP在国内AI赛道中的市场份额达60%,11月日均调用量超过4万亿tokens,多模态AI模型日均生成5000万张图片。如此巨大的数据处理需求,对推理峰值算力的要求已达96.68Eflops,折合H20算力需求达65.33万张。这一需求增长的背后,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消费端应用的广泛普及。未来,随着AI技术的持续突破与产业落地加速,推理算力将进一步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炎黄产业研究院认为,这种需求的快速增长,不仅体现了AI经济效益的不断释放,也预示着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常态。
其次,海外算力巨头业绩超预期表现,进一步证实推理算力市场的巨大潜力。博通FY24年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0%,其核心半导体业务创新高;美满电子同样因定制芯片需求旺盛,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然而,这些海外巨头的强劲表现背后,依赖于技术优势和全球市场布局。相较之下,中国在高端算力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生态尚需进一步提升。炎黄产业研究院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中国加速算力产业化、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
国际制裁升级则为国产算力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窗口期。12月9日,英伟达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中国立案调查,同时美国进一步收紧AI芯片出口限制,试图阻断中国通过第三方渠道获取高端芯片的可能性。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加剧了中美技术竞争的紧张局势。对于中国而言,算力产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供应链自主化与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快速突破。炎黄产业研究院认为,制裁压力虽然带来短期挑战,但也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强劲动力。重点关注寒武纪、中科曙光、景嘉微等国产头部企业,它们在芯片设计、算力平台与生态构建方面的努力,将成为中国算力产业实现突破的关键。
政策层面,需进一步加强对算力产业的支持。当前,国产算力的突破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更离不开政策资金、资源调配和标准体系建设的协同推动。炎黄产业研究院建议,应通过专项基金和税收优惠加速国产芯片的研发与量产,同时完善高性能算力的技术标准与应用场景推广。此外,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中国的算力产业才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未来展望,中国计算机行业正在迈入算力竞争的关键时期。从技术角度看,推理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际视野看,制裁升级倒逼国产化加速,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赢得更大话语权创造了条件。炎黄产业研究院认为,面对新一轮算力革命,中国需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生态协同三方面齐发力,推动国产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 参考文章
- 一些引用
- 引用文章
如对相关研究感兴趣,欲进一步沟通,请与炎黄产业研究院联系,一起交流~
- Author:炎黄产业研究院
- URL:https://www.richtree.cc/yanjiuyuan.html/article/15e12c17-e208-81ab-a6d9-e0c97bfd67fa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